娃娃挺聪明,就是多动、坐不住,成绩忽上忽下!奶奶着急惨了,忙问怎么回事?

  • 2020.07.16
  • 成长故事
在今天的门诊中,颜泽明主任遇到了一位着急的奶奶,带着6岁的孙子康康。

在今天的门诊中,颜泽明主任遇到了一位着急的奶奶,带着6岁的孙子康康。



奶奶一上来就问:

医生 ,你快给我娃娃看看,别人都说他是多动症,你检查一下到底是不是?

老师也经常反映他坐不住。成绩一会好一会差的。

昨天因为娃娃不懂事,在地铁上跳上跳下、到处乱跑,让我都被别人骂,头痛得很!



说起这个,奶奶一脸的无奈。


▲双方沟通交流中


在和奶奶的沟通交流,以及问诊时观察康康的行为,颜泽明主任发现:



康康的日常生活表现

① 很聪明,但也很好动,注意力很难集中,上课一会就走神了,

② 各科老师都在反映,上课搞小动作,经常扰乱课堂秩序;

③ 看电视、玩玩具可以,就是不能安静的坐一会,哪怕是和他聊天,他也不停的动;

④ 这种情况持续了大半年了;

⑤ 最开始好动、坐不住的时候,说了他还能管一会,现在前脚说完,后脚又开始了;



▲颜泽明主任为小朋友做神经软体征检查


了解了康康的日常生活情况,颜泽明主任询问康康的个人史:

如生产时,有没有出现什么问题、父母的教养方式、家族里有长辈出现同样的情况吗……

谈到这,奶奶叹了口气:

出生很顺利,家里也没有出现过这种情况,所以不知道该怎么办。

他妈妈喜欢打游戏,跟娃娃沟通少;他是和我们老一辈一起生活。




到这里,颜泽明主任凭借30多年儿科临床经验,对康康的情况已经有了大致判断。但为了更好、更全面的了解康康,为后面的康复训练提供方案依据,还需要做精准的评估才行。


▲注意力测评中


根据评估结果显示,康康是混合型多动症。



▽多动症(ADHD)的3种类型,及表现特征


找到康康多动的原因了,奶奶松了一口气,但又担心要怎么治呢,会吃药吗?


颜泽明主任告诉奶奶

康康的情况还没到需要吃药的地步,只需要家长配合医院进行康复训练就可以。

比如坐不住这个问题,我们的康复老师会设计个别化教学计划(IEP),通过仪器训练和物理训练,帮助康康不断延长坐在座位的时间。

在康复训练中还会持续进行评估,检查康复训练效果。



▲VR训练,提升孩子专注力


奶奶很满意不用吃药,商量说放假了就开始集中康复训练。


期待康康在暑假的蜕变,下学期能顺利入学!

像康康这样的小朋友还有很多,他们学习困难、成绩差,家长难以管教,老师也经常批评,甚至被退学,……

据了解全国有2300万多动症孩子,但就诊率仅10%左右。以至于很多孩子长大后才发现自己有多动症,对成年的工作和生活带来很多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