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是一种慢性神经精神障碍的疾病,也被称为多发性抽动症。它是指以不自主的突然的多发性抽动及在抽动的同时伴有暴发性发声和秽语为主要表现的抽动障碍。
患有该疾病的男性较为普遍,多数患者病发于4至12岁之间。患者常常同时出现多种并发症,例如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强迫障碍(OCD)、行为问题等情况。
对于这种疾病,其具体病因尚未被完全揭示。近年的研究报道提示可能是遗传因素、神经生理、生化代谢及环境因素在发育过程中相互作用的结果。
图片来源摄图网400159953
抽动秽语综合征的特征是不自主的、突发的、快速重复的肌肉抽动,在抽动的同时常伴有暴发性的、不自主的发声和秽语。
抽动症状先从面、颈部开始,逐渐向下蔓延。抽动的部位和形式多种多样,比如眨眼、斜视、噘嘴、摇头、耸肩、缩颈、伸臂、甩臂、挺胸、弯腰、旋转躯体等。
发声性抽动则表现为喉鸣音、吼叫声,可逐渐转变为刻板式咒骂、陈述污秽词语等。有些患儿在不自主抽动后,逐渐产生语言运动障碍,部分患儿还可产生模仿语言、模仿动作、模仿表情等行为。
患儿不自主喉鸣出现较晚,少部分在早期出现,多数在起病后的6~7年出现。
抽动症患儿的病情常常反复,轻重不一,有时会自行缓解一段时间。
抽动的部位、频率和强度也会发生变化。当患儿受到紧张、焦虑、疲劳和睡眠不足等影响时,症状会加重;但在精神放松和睡眠充足的情况下,症状则会减轻或消失。
抽动症患儿的智力通常正常,但有些患儿可能会伴随着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困难、情绪障碍等心理问题。
图片来源摄图网401171937
上面也说到过,抽动症状的出现会给孩子带来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困难、情绪障碍等心理问题。所以及早辨别并得到适当的治疗非常重要下面是一些用于判断孩子是否患有抽动症的指标:
1. 频率和持续时间
孩子抽动的频率和持续时间是评估抽动症的主要指标之一。正常情况下,抽动行为在一天之内不应频繁发生,并且通常只持续几秒钟至几分钟。
如果抽动经常发生,或者持续时间较长,那么需要考虑是否患有抽动症。
2. 抽动的类型
不同类型的抽动可能表明患者患有不同的抽动症类型。如眼睛眨动、咳嗽、扭动脖子、肩膀耸动、手部或脚部不自主运动等。这些抽动行为可能是简单的抽动,也可能是复杂的抽动。
了解抽动的类型可以帮助医生更准确地诊断孩子是否患有抽动症。
3. 抽动的状况
孩子抽动时通常会注意到搏动运动的出现和消失情况。例如,当孩子集中注意力或感到紧张时,抽动症状可能会变得更明显。
另外,通过观察抽动行为与特定环境、情绪或活动的联系,也可以帮助家长们更好地理解孩子的抽动状况。
4. 其他症状
一些孩子在患有抽动症的同时,还会表现出其他相关症状,如注意力不集中、多动、焦虑或强迫症等。这些症状通常是抽动症的伴随症状,有助于家长们更准确地辨别孩子是否患有抽动症。
图片来源摄图网401729383
上述方法可以帮助家长们初步判断孩子是否患有抽动症。然而,可靠的方法是咨询专业医生。
如果家长发现孩子有抽动症状,应及时带孩子去看医生,并提供详细的病史和观察记录。医生会进行详细的评估和诊断,并根据情况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以促进孩子的康复和发展。尽早诊断和干预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应对抽动症,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以上就是关于抽动症的一些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到一些迷茫的家长。更多关于抽动症的问题,也可以直接点击【咨询预约】,咨询我们的值班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