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年龄段的孩子对事物的专注力是不一样的,低龄儿童的注意力时间比较短,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专注力会慢慢提升,到了入学阶段,孩子的专注力逐渐提高,让孩子在课堂学习时可以专心听完一节课,这是正常孩子都能做到的,如果孩子的专注力不够一定是有什么外界因素影响,家长应该帮孩子查找到影响专注力的原因,及时纠正错误的习惯。
1、生活环境
孩子处在网络科技信息发达的时代,生活中存在大量干扰,比如手机游戏、短视频,电脑游戏等,这些都能轻易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家长如果经常在孩子面前玩手机,电脑等,极容易影响孩子,特别是孩子在专心完成某项任务的时候会导致孩子分心无法专注。家长应该避免在孩子面前经常性玩手机电脑,孩子在学习或者做专心做某件事的时候,家长应该给孩子创造良好安静的环境,避免干扰孩子。
2、家长忽视孩子兴趣
孩子有了兴趣才会专注去做一件事,家长如果在这个过程中忽视了孩子的兴趣或者不鼓励孩子,让孩子遭受到打击,无法专注完成自己喜欢的事情,这样对孩子的专注力影响很大,不利于孩子的成长,要学会观察孩子在哪些方面有兴趣,带动孩子一起探索学习,在这过程中鼓励引导孩子,让兴趣带动孩子去探索学习,久而久之孩子就会控制自己的注意力了。
3、体育锻炼太少
学龄阶段的孩子学习压力大,课业较多,大多数时间都家长都会让孩子是在家学习,看书,或者上各种补习班,户外体育锻炼的时间很多少,导致很多孩子缺少耐力,其实,专注力和耐力之间有一定的连接关系,锻炼孩子的耐力最好的方法就是体育锻炼,家长有空时应该经常带孩子进行户外体育锻炼一定程度可以帮助孩子提高专注力,耐力。
4、活动过于密集
家长对孩子的期望都是望子成龙,一些心急的家长会让孩子全方位发展,课余的时间会给孩子报各种兴趣班,导致孩子接触太多东西,无法对某项兴趣爱好专注,而专注需要一定时间探究,所以多而不精反而起到反效果。家长给孩子报兴趣班或者培养孩子兴趣爱好时,应该挑孩子最感兴趣的一项学习培养,这样才能让孩子对兴趣爱好专一发展,也培养了孩子做事的专注力。
家长要有计划的安排孩子的学习生活,除了在学校,每天在家里固定一个时间段让孩子进行学习,这个时间段家长自己也要抛弃电脑手机等一切电子产品,陪同孩子一起学习在一旁进行指导。让孩子养成规律的学习习惯,良好的规律也是培养专注力的好方法。
所以,如果孩子出现明显的好动、坐不住、注意力不集中、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表现,家长应及时带孩子到医院就诊,千万不要强行打压、改变孩子,因为对于患病的孩子而言,大人强行打压或者置之不理,甚至“放弃”等行为都会对孩子的成长造成不可逆的影响!
简而言之,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早训练对于多动症儿童的治疗及康复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家长有更多关于感统失调的问题,可以点击下方的【在线咨询】,咨询我们的老师,他们会为你一一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