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细心的母亲会注意到,3岁左右的婴儿开始说话了,不再使用一哭二闹三打人的技巧来表达他们的需求。本以为熬到头了,不用再那么操心了,但是这个时候,宝宝也慢慢解锁了语言的威力,他们开始发现,说话不仅可以讨大人的欢心,有时候还能够达到某些目的,于是就出现了“说谎”的现象。
当我们发现孩子撒谎时,我们不应该忙着批评他们。我们应该了解孩子撒谎的原因,然后正确引导他们。一般来说,孩子撒谎有四个原因。
1.实现某种愿望
在6岁之前,孩子们无法区分现实和想象力。在游戏和生活中,他们经常会说一些与现实不符的话。在我们成年人看来,他们认为这是一个谎言,但这实际上只反映了孩子内心的愿望,这是一个无意识的谎言。例如:孩子当着其他小朋友的面说:我爸爸很厉害,他能开到天上去这就是孩子认知水平不够的表现,他们只是想到什么就说什么,并没有刻意撒谎的意思。
2.为了引起他人的注意
小时候,爸爸妈妈都是自己的全部,当发现爸爸妈妈不太注意自己时,就会通过撒谎来获得大人的关注。例如,在一些有两个孩子的家庭中,当大宝看到他的父母围着二宝转时,他非常沮丧。他会故意说他处于恐慌之中,到处受伤。
有时,孩子们只是想测试我们是否仍然爱他。父母应该在第一时间对孩子做出反应,给孩子充分的爱和安全感。当孩子得到肯定的答案时,他们将不再通过撒谎来寻求父母的注意。
3.达到某种目的
孩子们不想吃东西。不想去上学。不想吃东西等等,故意撒谎逃跑。在这个时候,我们应该仔细地引导我们的孩子,使用安慰而不是说教。这样,当孩子们下次遇到问题时,他们会告诉我们原因,而不是选择撒谎。
4.逃避惩罚或获得奖励
当果一个孩子做错了什么事,他害怕受到父母的惩罚,尤其是那些因为犯错而受到严厉惩罚的孩子,当他们再次犯错时,他们很可能会用谎言来掩盖自己的错误。
至于奖励,可能是因为有些父母对孩子期望过高。例如,一些家长喜欢告诉他们的孩子,如果他们在下次考试中获得第一名,他们的母亲会给你买玩具。孩子们想要玩具,但他们没有得到第一名。在这个时候,他们可能会撒谎,欺骗他们的父母。
谎言,即不存在的东西,是孩子们想象的现实。因此,当因此,当孩子出现撒谎行为时,就意味着他们的认知能力更高。虽然撒谎对年幼的孩子有很多积极的意义,但如果父母处理不当,他们不仅不能解决问题,而且会伤害孩子的成长。那么,高情商的父母会怎么做呢?
1.允许孩子犯错让孩子撒谎
当孩子在撒谎时,父母应该了解孩子撒谎的原因,是出于善意还是恶意,是有意还是无意地与孩子撒谎。在了解孩子内心的真实想法后,再根据实际情况对孩子进行引导。
2.不给孩子贴标签
当孩子有撒谎的表现时,不要对孩子说你是个骗子,也不要对孩子说如果你喜欢这样撒谎,你就不会想要你。假如给孩子贴上一个爱撒谎的标签,孩子的内心会感到很不被理解。假如孩子不再信任父母,那么他撒谎的行为就会成为一个真正的谎言。不要让孩子成为一个真正不诚实的人。
3.轻处罚,重解释
虽然惩罚可以抑制孩子的撒谎行为,但不能根除孩子大脑中的行为模式。如果惩罚过于严厉,也会使孩子对父母失去信任感。然而,这并不是放任不管。我们可以适当地采取轻微的惩罚措施,如行为台账,记录孩子的良好行为和不良行为,并用分数表示。
当孩子认真做家务时,他们可以得到10分,仔细清洁玩具后,他们可以得到10分。如果他们撒谎,他们可以扣20分。这是一种精神惩罚。每当分数达到100分时,家长可以适当给孩子精神或物质奖励。在轻处罚的同时,我们也不要忘记解释原则,解释原则被称为教育的温暖剂,也就是说,解释为什么孩子不能说谎。以及惩罚说谎行为的原因。
4.为孩子树立好榜样,以身作则
为了让我们的孩子诚实,摆脱撒谎的问题,我们应该在教育我们的孩子时信守诺言。当一些父母教育他们的孩子时,他们会用一些承诺来诱惑他们的孩子,以换取他们暂时的顺从,但事后他们没有履行承诺。这种对孩子撒谎的行为会导致孩子撒谎的问题。
我曾经看到一个孩子写过这样一段话:当你犯错误时,你的父母希望你不要撒谎。然而,在你诚实之后,你得到的不是诚实的奖励,而是严厉的指责和殴打。在这个时候,我不想诚实。
真实被爱和安全感包围的小孩,是不会用撒谎的方法来保护自身的。由于小孩了解,即便自身不小心犯错误,仍然会获得爸爸妈妈的了解和宽容,并且还会协助她们解决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