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家活泼开朗,一上学却变内向?“社会情感力”的培养很重要随着孩子年龄的增大,他们总会交到属于自己的朋友。然而,有一些孩子却很内向,导致他们在集体中看上去并不合群。
随着时间过去,他们都已经有了属于自己的朋友,而自己却没办法与他们正常交流,就只能在旁边看着他们玩了,好像也有一种融不进去的感觉。
独生子女家庭中的孩子,大多在学校中都会有类似的情况。因为长期以往受到父母和其他家人的宠爱,进入学校后会有不愿意分享物品和心情的想法,这才会出现不合群的情况。
而心理专家认为,孩子无法融入一个团体中,很可能是因为他们没有接触到社会情感力的教育,那么,家长应该怎样培养孩子拥有社会情感力呢?
第一,让孩子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绪
每个人在遇到突发事情时,总会出现无法控制情绪的情况,孩子也是如此。原本孩子年幼,就不懂得如何控制情绪,有时还会任由情绪爆发,从而伤到他人。所以,家长要让孩子控制情绪,并在面临事情的时候保持冷静才好。
善于控制情绪的孩子,往往能够理性的处理问题,家长可以在孩子快要情绪爆发时,让他单独到房间中冷静,在他冷静之后再离开房间即可,时间久了孩子便会用正确的方式去控制情绪。
第二,让孩子多接触外面的世界
在孩子有了最基本的沟通交流能力之后,应让他们接触到不同的人与集体生活。三岁左右时,孩子在幼儿园里的生活可谓是第1次接触团体。
此外,家长以后带孩子参加一些夏令营或者不同的活动,目的就是为了让孩子在接触他人,并与其沟通时交流感情,也能让孩子学会与他人交流的方式方法,更能培养孩子拥有独立的思考能力和换位的同理心。
第三,让孩子学会用逻辑解决问题
在出问题之后,孩子总会慌乱不已,也会出现恐慌的情绪。首先,家长要做的是让孩子冷静下来,并用逻辑来解决问题,想好一件事如何去做之后,做好计划再实施,方能保证事情进展得如想象进度一样,与此同时,也是在锻炼如何能在做一件事时与他人交往和沟通。
让孩子拥有基本的社会情感力,才能避免他们在步入社会后不出现孤立不合群的现象,否则无法顺利的与他人社交,也会限制孩子的朋友圈以及他日后的发展力。
如果家长有更多关于儿童心理的问题,可以点击下方的【在线咨询】,咨询我们的老师,他们会为你一一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