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的发展,父母的教育水平也在不断提高,相反,有些父母条件好,害怕孩子吃苦,所以溺爱孩子!让孩子变得任性,爱摔东西,变得脾气暴躁,总是大喊大叫!面对这样的情况,很多家长会责骂孩子,但责骂是没有用的,解决不了问题。只有了解孩子脾气暴躁的原因,才能轻松应对!
从心理成长的角度来看,脾气暴躁的孩子大多集中在2岁、7岁、青春期三个年龄阶段:
2岁左右:第一个叛逆期,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脾气暴躁,经常喜欢扔玩具、抢玩具、打其他孩子,不听怎么哄。
7岁左右: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脾气暴躁,经常被强烈的好奇心驱使,坚持探索的时候也会表现出暴躁和发脾气。
青春期:第二个叛逆期,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为了展示自己的个性,也为了发泄情绪,经常觉得自己长大了,不想被成年人主宰,也会表现出易怒。
当然,一些脾气暴躁的孩子并没有遵循这个年龄。但是好父母知道如何引导孩子的易怒,所以懂得教育的父母,他们的孩子也不那么易怒。
因此,一些教育工作者说,父母是否理解教育,一个家庭的教育是否好,取决于孩子是否易怒(表情:情绪激动,眉毛上扬,嘴张大,脸颊红)是一个很好的判断标准。有点不服气,对吧?说实话,我以前不服气,但随着学习越多,越觉得孩子的问题能在父母身上找到根源。
有了这些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抑制脾气,更顺利地教育孩子。
1.检查自己
检查自己,父母要时刻仔细检查自己,什么时候,什么地方,什么情况下,心态会有很大的波动,很容易对孩子发脾气,然后提前克制和预防。
2.彩排换位
提前排练,想象一下在什么情况下应该做出什么样的积极反应,然后在脑海中模拟这种反应。你也可以玩家庭小品。孩子或其他父母扮演的角色。“孩子”,你扮演“成功家长”模拟生活中的各种场景,表演“成功家长”各种表演,自然你的脾气会变好。
3.奖罚自我
奖惩自己,每次发脾气,都会给自己一点惩罚。每次你克制自己的脾气,都会给自己一点奖励。让孩子监督你,这样会让你更克制自己的脾气。
4.改变环境
改变环境,心烦意乱,放下工作,整理书柜,整理办公桌,换墙上的成功口号,很快心情就会好很多。
5.要求合理
小步前进,要求合理,家长不要对孩子和自己提出过高的要求。不要试图一下子提高孩子的成绩或改掉坏脾气,否则一旦达不到目标,你可能会对自己失去信心。每天为孩子们设定一个他们可以实现的目标,比如吃得不好,然后第一步要求他准时坐在桌子上。当孩子达到这一步时,表扬和鼓励,然后再进行第二步。很快,孩子吃得不好的坏习惯就会改掉,父母的脾气也会好起来。
6.制造提示
制作提示,林则徐经常写一块“制怒”木牌放在案件中,总是提醒自己保持冷静。家长不妨效仿林则徐的做法,制造不生气的提示,一看到,就可以提醒自己:不要对孩子发脾气。归根结底,当孩子脾气暴躁时,要平和对待!根本就是找出解决问题的原因。
面对孩子发脾气,兴智家庭教育是教我们要怎么做呢?孩子闹脾气时,父母要知道此时是一个好的教育时机,自己情绪先保持稳定。接纳孩子的情绪,父母要允许孩子发泄,陪在孩子旁边,等待孩子情绪平复。
孩子情绪平复以后,父母要抱抱孩子、对孩子表达关心,发自内心的问孩子:“宝贝,你好点了吗”,让孩子感觉你是依然爱他的。情绪完全平复以后,父母就可以就事论事了,但是要记住对事不对人,一定要让孩子知道,有情绪是允许发泄的,但是原则和底线是父母要坚持到底的。
如果家长有更多关于儿童心理的问题,可以点击下方的【在线咨询】,咨询我们的老师,他们会为你一一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