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遇到孩子说话迟会说这是“贵人语迟”、也有家长担心是“语言发育迟缓”。一般来说,健康的宝宝8个月能开始咿呀学语,1岁半时能说出5个以上常用词语。0~3岁是孩子语言发展的重要阶段,我们要了解一定要了解宝宝语言发育的规律,才能更好的帮助孩子发展语言能力。
0-3岁语言发展规律
当孩子开始咿呀模仿发音时,新手爸妈都喜悦不已,总会从心底里觉得,他是在叫爸爸(或者妈妈)。因为宝宝会发出声音让爸妈的育儿路不再孤单,更让爸妈意识到孩子的迅速成长——宝宝愿意与我们沟通。
了解0-3岁儿童语言发展规律,对宝宝的语言发展至关重要。
语言发育迟缓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儿童口头表达能力或语言理解能力明显落后于同龄儿童的正常发育水平。
一般情况下,孩子说话比较晚,但是他能听懂大人的指令或是可以用身体语言交流。比如孩子能够听懂我们说的话,并且能过执行我们发出的简单指令;孩子有什么想要的东西时,他会用手指或是让家长帮忙拿……孩子有这些动作的时候,家长就不用太担心孩子是语言发育迟缓。
但是当孩子不能执行我们发出的简单的指令或是无法通过身体动作、眼神等方式去表达需求,或和我们做简单的交流时,家长就不要大意了,要及时带孩子去医院做正规的检查。
喂养太过精细
很多宝妈都会担心宝宝嚼不烂、不好消化,而让宝宝总吃过于软烂的食物。却不知道这样做,会影响孩子的口腔肌肉发育!口腔肌肉得不到锻炼。就会导致宝宝发音不标准、口吃。因为辅食过软过细造成宝宝语言发育缓慢的实例可不在少数。
家长与孩子交流得太少
孩子的语言学习是需要密集轰炸的,这种密集轰炸在于孩子需要时刻被唤醒语言沟通的“氛围”。有些家长本身话就少,又没有培养孩子表达能力的意识,尤其是爷爷奶奶辈的,对孩子可以说是有求必应,这样就在无形中剥夺了孩子用语言表达需求,以及和大人交流的机会。锻炼的少,自然说话就不利索。
创造丰富的语言环境
将眼前看到事物讲述给孩子听,比如蓝色的天空,绿色的大树,红色的小花、奔跑的小狗。细节处表述清楚,帮助孩子理解,让孩子置身在一个充满有意义话语的环境中,有利于理解力的增加。
多与宝宝对话
你不要管他能不能听得懂,尽管说你的就好了。你正在做什么,想做什么,想什么,看到了什么,今天天气怎样,发生了什么事,有什么新闻,家里发生了什么……要像和大人聊天一样不停地和他说。无论他多小,都这样和他说,等有一天他具备了表达能力会给你意想不到的惊喜!
不要强行纠正孩子的语言错误
孩子在刚刚开始学习说话的时候,口齿不清,出现错误在所难免。大人不要总是嘲笑他们,故意模仿他们错误的发音,这是会打击孩子开口说话的积极性的。如果遇到孩子说错的音,你可以在旁边多说几遍,孩子都是很聪明的,并不需要很长时间,就可以在你若无其事的影响下,学习到正确的吐字发音。
走出家门,多和小朋友交流
可以多带孩子出去玩,比如去动物园、海洋馆、博物馆。
这些地方不仅仅是帮助孩子多认识些动物、植物那么简单,他可以拓宽孩子的知识面,进而激发孩子的求知欲,是增加孩子词汇量的好机会。
而且还可以让孩子与更多的小朋友一起玩耍,尤其是与比自己孩子年纪大些的小朋友玩,这在扩大孩子社交圈的同时,还能增加宝宝模仿学习的机会,促进孩子语言能力的发展。
1岁半到2岁的时候是孩子词汇爆发期,宝宝在此阶段的话明显会躲起来,但是,每个宝宝都有自己的语言发展阶段,有的宝宝说话晚也是很正常的,只要宝宝能够很好的理解、执行你的指令,能够用别的肢体语言来交流,说话晚点也不必过于焦虑。
孩子学习语言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所以家长要用适当的方法,来帮助孩子、锻炼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如果家长有更多关于语言发育的问题,可以点击下方的【在线咨询】,咨询我们的老师,他们会为你一一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