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系带过紧,确实可能会影响到口语的发音,但真正因为舌系带过紧而引起发音不准的宝宝,还需要到专科医院儿童发育科检查。
正常情况下,宝宝在8~9个月时就会发出“妈妈、爸爸”等简单的音节,随后可以完成更加复杂的发音。但有时儿童会出现说话晚、发音不清的现象,这是怎么造成的?
我们又该进行哪些针对性练习呢?
吐字不清也称为构音障碍,一般表现为发声困难、发音不准、声响、声调及速率等异常和鼻音过重等言语特征改变。
什么是构音障碍呢?
构音障碍分为功能性构音障碍、器质性构音障碍、运动性构音障碍,对于儿童功能性构音障碍常见。功能性构音障碍的孩子智力正常、构音器官正常,没有神经系统损害,也没有口腔器官损害,只是某些发音比较容易“歪曲”,如“哥哥”说成“的的”,“裤子”说成“兔子”。目前功能性构音障碍原因尚不明确,可能与构音动作技能的运用,语音的听觉感受、辨别有关系。
那么,不同年龄最晚应该掌握哪些发音呢?
构音障碍的危害:
语言沟通对儿童健康成长至关重要,如果发音问题没有及时矫治改善,可能会导致孩子和他人交流困难、社交障碍,严重影响学习、日常生活,诱发心理健康问题。
发音不清的具体表现
(1) 音的省略:省略语音的某些部分,如“L”音的省略,“梨”说成“姨”;省略韵母中的“i”,把“电”说成“蛋”。
(2) 舌根音化:以舌根音(G、K)代替舌尖音(D、T)。如“耳朵”说成“耳郭”,“水桶”说成“水孔”。
(3) 送气困难:以非送气音(B、D、G)替代送气音(P、T、K等),如把“泡泡”说成“抱抱”,把“兔子”说成“肚子”。
(4) 舌前音化:以舌前音(D、T)代替舌根音(G、K)。如“乌龟”说成“乌堆”,“裤子”说成“兔子”。
发音不清的改善方法
为了让宝宝正常发音,家长首先应该给孩子提供良好的学习和训练氛围,用标准的普通话和他们交流,让他们积极模仿,同时还可以做以下事情。
(1) 增加口腔本体研究感觉:用手、硅胶牙刷或柔韧的触角小棒按摩口腔外的脸颊、下颌和唇周、口腔内的牙龈、颊粘膜、舌和上腭。
(2) 加强口腔肌肉力量:例如用嘴唇抿压舌板,使口周的肌肉增强,如鼓腮、吹泡泡。
(3) 提高口腔协调能力:儿童做舌操,使舌能上下左右的运动自如,使食物由软到硬,由细到粗。教会儿童轮替运动,如“啪嗒、啪嗒”的连续发音。
(4) 口形练习:针对目标音,治疗中配合口形练习。
(5) 部分发音不清是由于结构的异常,例如舌系带短等,建议前往口腔科及时诊疗。
更多关于“儿童说话口齿不清去医院挂什么科?”相关疑问,你可以在线咨询我们的值班老师,获取针对性的分析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