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后,孩子们每天大部分时间都在校园度过,很多家长担心自己的孩子没有受老师重视,孩子在学校犯错了怎么和老师沟通?家长最好做到这四点,分别是对老师表示尊重、向老师表明态度、听老师陈述事实、与老师积极协商。
尊重老师
父母在与老师交流时必须注意自己的语气和态度。他们不应该生气,因为老师要求他们去学校面试,他们觉得自己没有脸,对老师大喊大叫,或者态度非常粗鲁。父母必须理解老师的好意。教师的目的是帮助他们的孩子解决问题,并教育他们的孩子,以避免类似的事情发生在未来。此外,家庭教育对儿童有很大的影响。只有通过家庭与学校的合作,我们才能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因此,家长应该充分尊重教师,积极配合教师的工作。
表明态度给老师
家长必须向老师解释,他们来学校的目的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找出当前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未来进行改进。如果家长向老师表达他们的态度,老师会觉得家长非常配合他们的工作,更客观地向家长反映真相,分析孩子这次犯错误的原因,并指导家长在未来的家庭教育中必须注意哪些问题。
听老师陈述事实
父母必须耐心地听老师讲述他们孩子的错误。当然,在与老师沟通之前,家长会了解他们的孩子的情况。他们不应该随意打断老师的讲话,因为他们已经听到他们的孩子说了这件事。相反,他们应该让老师清楚地解释整个故事。这不仅是对教师的充分尊重,也是对教师更客观的真理,因为儿童的陈述可能是片面的。
积极与老师协商
因为父母已经提前向孩子了解事情的过程,心里应该已经有了解决问题的方法,但是,父母应该让老师先说出建议,因为老师会比父母更全面地考虑问题。如果老师有合理的建议,父母可以立即接受并尽快解决问题,否则,父母可以向老师提出自己的想法,然后双方进行谈判。当然,作为监护人,父母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不能随意推卸责任。如果父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父母可以根据自己的经济状况和负担能力与教师协商。
只要家长和老师有效沟通,积极配合老师的工作,孩子在学校犯错误就会让家长头疼。因此,家长和老师沟通,一定是在平等的基础上,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理解,才能实现家校的良好互动,帮助孩子健康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