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频繁清嗓子可能是多种疾病引起的,其中包括抽动症。抽动症是一种神经系统疾病,常表现为反复、无法控制的肌肉收缩或震颤,导致身体的某些部位或整个身体产生不自主的运动或发声。
抽动症,又称为多动症或“舞蹈”症,是一种神经系统疾病,其特征是反复出现不自主的肌肉运动或发声;
抽动症可分为单纯性抽动症、慢性抽动综合征和格雷瑞氏综合征三种类型,其中单纯性抽动症是常见的一种,占所有抽动症的70-80%。
图片来源摄图网401267011
1、单纯性抽动症
单纯性抽动症常见的表现是突然出现不自主的眼部动作和面部抽搐。
(1)眨眼或瞪着眼睛,可能会持续数分钟。
(2)面部肌肉的抽搐、僵硬或颤抖,如频繁地张嘴、挑眉或搔头等。
(3)不自主地发出声音,如喉咙作响、咳嗽或清嗓子等。
(4)其他部位的抽搐或震颤,如抬臂、扭腰、摆头或踢脚等。
这些症状通常是突然发生、间歇性地,会加重或减轻,严重时可能会对日常生活和学习产生不良影响。抽动症的症状通常会在青春期时出现,到成年后会逐渐减轻或消失。
2、慢性抽动综合征
慢性抽动综合征也称为吉尔伯特综合征,它的特征是长期存在的不自主肌肉运动和发声,多数情况下伴有焦虑、抑郁、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
慢性抽动综合征的表现包括手部、颈部、肩部和上肢的抽搐、震颤或不自主动作,以及面部抽搐、眼睑痉挛等。此外,患者还会出现习惯性咳嗽、清嗓子等声音。
图片来源摄图网401241210
3、格雷瑞氏综合征
格雷瑞氏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疾病,其特征是自幼开始出现不自主肌肉收缩或运动,多数情况下伴有智力障碍或行为异常。
格雷瑞氏综合征的表现包括反复出现的肢体不自主运动和姿势,如跑步、拍手、拍打身体、扭动颈部等。患者往往会出现精神发育迟滞、行为异常、智力障碍和语言障碍等症状。
对于孩子频繁清嗓子的症状,如果确诊为抽动症,应及时进行治疗。下面介绍抽动症的常用治疗方法:
1.药物治疗
常用的药物包括抗抑郁药、抗精神病药和肌肉松弛剂等,这些药物可以减轻抽动症的症状和频率。但是,药物治疗可能会出现一些副作用,如嗜睡、注意力不集中、体重增加等。
2.行为疗法
行为疗法主要包括认知行为疗法、习惯逆转、深呼吸练习等。这些方法可以帮助孩子减轻焦虑、亢奋和紧张等情绪状态,从而缓解抽动症的症状。
图片来源摄图网401376496
3.物理疗法
物理疗法主要包括电刺激、放松训练等。这些方法可以通过改变神经系统的反应、调节肌肉张力等方式,达到减轻抽动症的目的。
抽动症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对孩子的自尊心和社交能力造成负面影响。因此,家长要给予孩子足够的关心和支持,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帮助孩子缓解症状,减轻疾病对日常生活和学习的影响。
以上就是关于抽动症的一些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到一些迷茫的家长。更多关于抽动症的问题,也可以直接点击【咨询预约】,咨询我们的值班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