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3岁以后自我意识觉醒,他们要得到自主和足够的尊重,不再百依百顺,大人说什么就听什么。什么是叛逆心理?也就是说,人们采取相反的态度和言行来维持彼此的自尊。在这里,他们强调自尊和尊重。他们也希望像成年人一样受到尊重,有尊严和自我。而不是像家里的小白一样听话!
心理学案例描述:
德国著名心理学家做过这样的实验。他选择了100名2-5岁的儿童和100名没有强烈叛逆倾向的儿童进行跟踪、调查和研究。从他们的童年到青年。通过测量结果,他发现84%年轻时有叛逆倾向的人在成长过程中意志坚强立的判断和分析能力做出决定。
只有26%的孩子年轻时聪明听话,意志坚强,剩下的74%优柔寡断,没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不愿承担责任。因此,叛逆不是一件坏事,也不需要太担心,但如果上升到叛逆的水平,父母应该注意,比如完全叛逆,完全不听父母的话。朋友们的好意。
心理学家的研究提供了三个方面:挫折、亲子关系、社会文化。当孩子们遇到他们无法承受的挫折时,比如被欺负或学会不满足自己的期望,他们可能会莫名其妙地对身边的人感到愤怒。如果亲子关系足够好,亲子沟通基本顺畅,那么亲子关系造成的叛逆,在许多家庭中比较常见,也是叛逆的主要原因。
反叛文化追求新奇.与众不同,纹身.杀死马特的爆炸性头衣等等,都会影响社会文化。父母很难控制其中两个方面,亲子关系最重要,可以改变。自我测试你是否在亲子关系方面做得足够好。
1.每次看到孩子时都要微笑。
2.每次看到孩子时都会有眼神接触。
三、对孩子说:我爱你。
4.拥抱孩子。
5.小时候牵着他的手,长大后经常和他握手。
6.每一次家长会.亲子活动都不会缺席。
7.表扬和赞美。
8.安排节日活动,举日活动。
经常打骂孩子还会使孩子内心产生隔阂,变得不愿意交流,影响亲子关系,平日里,父母不要一味的高姿态面对孩子,要选择合适的教育方式,与孩子做朋友,拉近与孩子的距离。面对问题要有耐心,拒绝暴力行为,多沟通、多交流,才能使教育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