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孩子一天天长大,家长会感到欣慰和高兴。不过,教育孩子也是一大工程,尤其是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可能会经常出现调皮、不听话、乱发脾气的情况。例如,如果你有点不开心,孩子就会开始哭,发出很大的的噪音,大喊大叫,甚至打滚,随意扔东西。而且会持续很长时间,很难平静下来。
另一个例子是,当孩子们和其他孩子一起玩耍时,他们喜欢用“暴力”来解决问题。有时,当孩子不知道原因时,他会打架。甚至,孩子们也看不到别人比他们自己好。他们必须在每件事上都赢得第一名。
当然,还有一些其他的坏习惯,比如固执、不守规矩、乱丢玩具、撒谎。最可怕的是,孩子们不听从父母的教育,继续如此淘气和不服从。如果这种情况发生在孩子身上,父母必须注意。有些父母可能会采取殴打和责骂孩子的策略。因此,父母越是殴打和责骂他们的孩子,他们的孩子就越淘气,甚至越来越叛逆。
那到底什么是“情绪引导”呢?为什么亲子间缺少“情绪引导”呢?最重要的是,家长要如何做好“情绪引导”呢?
什么是“情感引导”?简单地说,就是父母教给孩子情感的规律,让孩子懂得识别情感,用恰当的方式表达情感。
通过引导,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发育阶段,帮助孩子认知情绪和表现自己。情绪引导需要时间的投入和不懈的努力。把情绪引导当成一种生活方式,而不是一切错误行为的通用策略。
从某种意义上说,孩子淘气,不听话,是因为孩子不知道如何区分自己和他人的感受,或者虽然孩子能区分一些情感规则,但孩子不知道如何用正确的方式表达。
如果父母能处理好孩子的“情绪引导”,那么孩子在年轻的时候就能理解一些情绪规律,能理解自己情绪的重要性。也就是能够慢慢地控制自己的情绪,进一步地能够处理自己的焦虑.困惑等不良情绪。
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情感引导”会帮助孩子意识到他们是被父母接受的。如果扩大一些范围,孩子们就会意识到他们是被周围的人接受的,甚至是被全世界接受的。
通过这种方式,孩子可以进一步了解和管理自己的情绪变化。总之,“情绪引导”可以帮助孩子管理好自己的生活,让孩子对自己的情绪负责。
比尔·盖茨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不管一个人将来出生在什么样的国家。什么样的地区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接受了什么样的教育,因为未来的世界是平坦的(汤玛斯·佛里曼)。
这句话告诉父母教育的重要性。如果一个孩子出生在一个环境恶劣的家庭,但父母可以给他们的孩子提供良好的教育,他们的孩子也很可能成为天才。
“情感引导”是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现在很多家庭都缺乏“情感引导”,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情感引导”的缺失呢?
这里有几个可能的原因:
1.家长过于注重培养孩子的艺术兴趣
不光是家长,现在的孩子压力也很大,很多家长都会送孩子去参加各种补习班、兴趣班,目的就是让孩子领先起跑线。
虽然父母的起点是好的,孩子们可以学到很多东西,扩大他们的视野,但这可能会对孩子的情感教育产生一些影响,因为父母过于关注孩子艺术兴趣的培养。
这个例子可以证明,越来越多的似优秀但价值观扭曲的人出现在社会上。如果这样的人越来越多,我们的社会应该如何运作?
2.主体地位没有体现出来,孩子失去了一些话语权
还有一个大问题。但这也是一个常见的问题,也就是说,虽然父母正在教育他们的孩子,但更多的父母单方面告诉他们的孩子一些伟大的真理,他们的孩子没有太多的发言权。
事实上,在教育中,孩子应该成为主体。父母应该让孩子说出他们的想法,做他们想做的事。如果孩子有问题,父母应该和孩子一起解决,纠正孩子的一些错误想法。
不幸的是,大多数父母习惯于虑孩子的感受,因为他们习惯于向孩子灌输许多伟大的真理。当孩子听到父母的唠叨时,孩子可能只会感到无聊,根本没有注意到父母唠叨中隐藏的真相。
3.缺乏有效的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沟通
“情感缺失”的原因是亲子间缺乏有效的沟通。
由于工作原因,一些家长很少与孩子沟通。因此,家长并不清楚孩子有什么问题,孩子有什么心理问题。甚至孩子的性格.性格.思维都不清楚。
有的家长虽然经常和孩子沟通,但是却不能进行有效的沟通。虽然家长总是在说,但家长不能说到点子上,这也会导致孩子不愿意和家长沟通。无论是哪种类型的父母,都很难与孩子有效沟通,更不用说父母对孩子的情感引导了。
父母要做好对孩子的“情感引导”,要做到以下几点:
1.提高一些规则告诉孩子,以免产生矛盾
很多时候,孩子会突然出现各种情绪,这是因为孩子不知道知道如何正确对待某件事,孩子不知道自己是错的。这时候,家长看到就会责怪孩子。孩子听到家长的批评后,很容易发脾气。
父母应该提前告诉他们的孩子一些规则,以减少或避免突然的情绪。例如,在去看电影之前,父母可以告诉他们的孩子不要太吵,不要总是站起来去洗手间,否则会影响别人看电影。这样,孩子们就可以培养他们的言行举止。
2.注意满足孩子需求的孩子行为
有些家长只关心孩子的成绩是否好,他们是否认真地去上补习班,他们很少关心孩子自己的一些行为,也不关心孩子的思想和情绪。如果不能及时纠正孩子的一些错误观念,将对孩子的成长产生重大影响。
因此,父母应该做一些观察者,注意孩子的行为,善于挖掘孩子行为背后的本质,找出孩子发脾气的原因。例如,如果一个孩子突然乱扔垃圾,那么父母应该考虑一下。这只是孩子养成的坏习惯,还是孩子在发泄情绪?想清楚这一层面,父母会发现许多孩子在生活中的不听话表现,其实都是有原因的。
3.运用共情效应,学会感同身受
“情感指导”是重要的一点。在解决孩子的问题和满足孩子的需求之前,父母应该学会倾听孩子的意见,用心感受孩子的感受。
孩子说话的时候,父母最好蹲下身子,和孩子一样高,眼睛要直视孩子,这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让孩子们知道,父母正在认真倾听孩子的声音,这样孩子们就会更愿意向父母敞开心扉,告诉自己,父母也可以用更真实的语言找到孩子的问题,以便与孩子一起解决。由于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父母应该对孩子有足够的了解,父母应该根据孩子的特点来引导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