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时我们总会耳提面命的教育孩子要听话,要注意安全,可不知为何,孩子总是听不进去。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总希望孩子可以“听话”,做个“乖孩子”。可偏偏总是事与愿违,孩子老是会听不见家长的告诫和教导。
其实,作为家长要知道,孩子是活生生的人,他们也有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模式,我们不能要求孩子按照家长定下的程序按部就班的去生活。
如果你认为你的孩子总是觉得你的孩子“听不见”不要急于训斥他们,仔细考虑以下原因:
●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相对较短
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大脑和神经系统的发育也不同,他们可以专注于一件事的时间也不同。对于只有8个月大的孩子来说,他们的注意力只能集中一分钟,随着年龄的增长,当孩子大约3岁时,集中注意力的时间可以保持在8分钟左右。所以,有时并不是孩子故意听不到父母的话,而是他们的注意力真的不够。当父母告诉孩子一些事情时,他的注意力可能真的不允许。
●家长没有明确表达具体内容
对于刚满3岁的孩子来说,他们的理解能力远不如未成年人。如果父母给他的指示不具体,很容易误解孩子,所以偶尔听不到是可以理解的。然而,如果你发现你的孩子对一个声音没有反应,带他去医院检查,看看他们的听力是否有问题。
1.清楚地表达对孩子的要求
只有父母的需求更具体和明确,孩子才能正确地按照你的指示行动。例如,如果你让孩子清理玩具,你可以对孩子说:把地上的玩具放在红色的盒子里,这比直接说要好“把玩具收起来”效果要好得多。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不仅能学会清晰的表达能力,还能掌握新的生活技能,培养独立能力。
2.不要常说“不”
有时孩子不想听父母说话,因为我们对他说得太多了“不”扼杀孩子的表达欲望,让他们觉得无法控制自己的事情,所以不愿意多听父母的话。建议家长以温和的方式拒绝孩子,让孩子有一定的控制权,掌握自己的生活。
3.多鼓励孩子
孩子们需要鼓励,赞美会让孩子们更愿意听你说话。例如,你可以告诉你的孩子。“当你把娃娃放在架子上时,我会陪你读一本图画书”。孩子完成任务后,记得表扬TA“你把娃娃放在架子上,太棒了!”。但需要注意的是,家长尽量不要使用物质奖励,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的自主性和主观能动性会大大降低。
如果家长有更多关于儿童发育的问题,可以点击下方的【在线咨询】,咨询我们的老师,他们会为你一一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