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这属于婴儿心理学的范围,每个宝妈都该了解一下。宝宝打人的理由,大概是这两种原因:
1.探索世界
蒙特梭利说:“来自智力的东西,没有一件不是来自感观。
小孩子从出生开始,就要借助听觉、视觉、味觉、触觉等感观,来熟悉周围的环境,了解周围的人和事物,促进自身智力的发育发展。宝宝爱打人,爱咬妈妈,这并不是说宝宝不学好了,不代表宝宝有暴力倾向。而是宝宝进入了感官敏感期,这是宝宝成长的必然阶段。
在这个阶段的小宝贝,习惯用打人、咬人的方式,感受周围的人和事物,这是宝宝认识世界的一种方式。宝宝一天天长大,运动能力和精细动作,都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探索世界的本领得以提升。宝宝从听觉、嗅觉,味觉发展,过渡到用手和口来体会。平日里,宝宝感觉很奇怪,十分好奇的地方,不再单纯去看,会用手去触及。宝宝的目的,也并不是真的打妈妈,而是用手感知妈妈的存在,感受妈妈情绪上的变化,用感官了解未知的世界。
2.表达爱的方式
宝宝打妈妈,其实是小宝贝表达“爱妈妈”的一种方式,很多妈妈都发现,宝宝打人并不疼。而且,宝宝打完妈妈,样子还很兴奋,满脸是笑容,乐声哈哈响。宝宝的这种行为,被妈妈认为很无礼貌,有点越界。但是实际上,宝宝婴儿期的打人,并不具有攻击性,而是宝宝表达爱意,很单纯的方式之一。有时候,宝宝想触摸妈妈,但在表达的过程中,宝宝手眼协调,脑部运作,手臂力量,各方面可能会差点意思,尚未发育完善,边界意识没有建立完全。
因此,宝宝对妈妈的触摸,就变成了力度过大的打妈妈,而且还可能因为妈妈的各种表情反应,宝宝显得格外兴奋,感觉到妈妈的态度回馈后,更加忍不住摸“打妈妈”了。
①妈妈控制表情,不给宝宝回应
当妈妈被宝宝打脸后,千万要学会忍住情绪,不给宝贝回应。如果妈妈生气了,或是开心笑着,宝宝就会觉得好玩,下次还打妈妈。但如果妈妈不做回应,宝宝就会觉得无趣,无聊,下次可能就不再玩这种游戏了。
②靠玩具,转移孩子注意力
当孩子打妈妈上瘾时,妈妈可以给孩子找玩具,要那种能发出声响的小玩具,可以用手捏的,就能成功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让孩子的小手有地方抓玩。孩子在拍打玩具的过程中,会感觉很享受,有的玩了,自然就不会再爱打妈妈了。
③增加孩子运动量,让孩子每天“放电”
小宝宝若是太闲了,体力过度充沛,妈妈可以适当增加下宝宝的运动量。白天时,陪着宝宝锻炼下胳膊、腿脚,让会走路的娃走路,让会爬行的娃爬行,让孩子尽情玩乐,给孩子“放电”,孩子电量不足了,自然就不会再靠打妈妈来宣泄了。总之,宝宝打妈妈,并不是“坏孩子”,妈妈可别把这个标签贴到孩子身上,不然别人知道了,也会不喜欢小宝宝。
妈妈要区别开,看看自家孩子的打人行为,具不具有攻击性。如果只是打妈妈脸,玩耍取乐,探索世界,这很正常,几乎每个宝宝都会经历这个阶段。那么,妈妈只需要按照上述的方法,逐一引导宝宝就可以了。
如果家长有更多关于儿童心理的问题,可以点击下方的【在线咨询】,咨询我们的老师,他们会为你一一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