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家长在孩子很小时就开始培养各方面的能力,希望孩子能打好基础,掌握未来急需的底层能力。在众多能力培养中,演讲口才逐渐成为家长最希望孩子掌握的能力之一。
语言表达能力差的话还是会对孩子造成影响的,毕竟这是每个人都要拥有的技能,如果不会,那么势必会给生活带来影响。
1. 自卑
孩子说话不清楚的时候,父母们或者是亲戚朋友们会觉得这是孩子可爱的表现,从而忍俊不禁。可问题是孩子不这么觉得,他会觉得这是大人们嘲笑他语言表达差的表现,从而就变得自卑起来,对孩子将来成长很不利。
2. 无法和同龄人玩在一起
我们在同别人讲话的时候,如果对面说话断断续续的,语言老是表达不清楚,我们就会感到很厌烦,不想同他讲话了。大人们都如此,何况小孩呢?孩子们也不想同这样的人一起玩,并且小孩不会像大人们那样含蓄,向来就是有话直说,这就更加伤孩子的心了。
3. 导致性格孤僻
孩子因为表达不清楚的原因,别人不愿意跟他玩,他自己就会越来越封闭自己,不愿意跟别人交流,哪怕后面语言能力的问题解决了,但是孩子孤僻的性格也已经形成了。
1、联系日常生活,创设表达的情境
生活是口语交际训练的广阔天地,是口语交际的源头活水。
父母必须为幼儿提供丰富多彩的生活环境,良好的宽松的语言环境,启发孩子做生活的有心人,和孩子一起关注现实生活中的精彩画面,创设交际情境,让孩子进行口语交际,孩子就会感到亲切,乐于表达。.
2、鼓励孩子讲故事
讲故事,不仅要调动孩子的语言能力(生动的词汇)、想象力和分析力,思维逻辑以及沟通和自信心等多重能力,还可以训练孩子记忆力,把观点、故事传达出去……
所以,讲故事是培养孩子核心素养的重要方法。
一开始,父母可以让孩子复述故事,父母有意识地问:时间、地点、所见、所闻、所感。这样孩子基本的、结构化的语言表达就在脑海中生根发芽。
3、勤于练习
家长要陪着孩子勤加联系,通过不断练习、互相纠错,拿着扫把就可以发表观点练习演讲,这样快速激发孩子的兴趣,提升孩子的演讲技巧。
等孩子练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让孩子在朋友前公开演练,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此外,父母还要在平时多鼓励孩子在适当场合,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不用害怕,和老师、小朋友多交流,锻炼胆量,增加技巧,全面提升孩子在当众讲话,及一对一交流过程中驾驭语言的能力,让孩子口脑协调发展、语言逻辑增强,充满自信与活力。
如果家长有更多关于语言发育的问题,可以点击下方的【在线咨询】,咨询我们的老师,他们会为你一一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