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自闭症又称孤独症,是一种较为严重的发育障碍性疾病。该病男女发病率差异显著,在我国男女患病率比例为6—9:1。其主要症状为:1.社会交流障碍一般表现为缺乏与他人的交流或交流技巧,与父母亲之间缺乏安全依恋关系等。2.语言交流障碍语言发育落后,或者在正常语言发育后出现语言倒退,或语言缺乏交流性质。3.重复刻板行为。因此,家长们要多关注孩子的行为,早发现早带孩子到正规儿童自闭症干预机构进行康复训练。那么乐山孤独症干预机构有哪些?小童下面为您详细介绍,供家长合理选择。
1、西南儿童康复医院
西南儿童康复医院致力于为自闭症孩子提供国际化康复诊疗服务,是川内规模、项目开展齐全的儿童康复专科医院。针对孤独症孩子,我院有多达28个康复训练方法,可以对每个孩子做针对性治疗,帮助他们尽早返回学校、适应社会。
图中小朋友为志愿者
针对自闭症干预,西南儿童康复医院,采用TGC三级分型自闭康复体系,助力自闭儿童回归,该康复体系联合运动治疗师(PT)、语言治疗师(ST)、作业治疗师(OT)、康复工程师(RE)、心理医师(PSY)等多位康复医师对患者进行全方位治疗,对不同年龄段、不同能力水平的孩子提供有针对性的训练计划,结合SCMETS(社交沟通-情绪调节-协作支持)教学模式、应用行为分析(ABA)、结构化教学(TEACCH)、人际关系发展干预(RDI)、感觉统合训练、思维训练、注意力训练、音乐治疗、心理干预等多学科结合的治疗。
2、乐山市特殊教育学校
乐山市特殊教育学校秉承“有教无类 有爱无碍”的办学理念,逐步形成了“文化教育是基础、职业教育是关键、艺术教育是亮点、康复教育是特色”的办学思路。学校积极承担 “中/挪sigAm双语聋教育项目”实验,开展省、市级课题研究,开发编写培智校本教材,努力提高文化教育水平;立足学校优势,积极探索残疾人职业教育新路子,与国家级重点职业高中联合办学,成立了“乐山市第一职业高级中学特教部”,形成了以“长期培养”为主,兼顾“短期培训”和“订单培训”的职业教育和就业培训新模式;致力开展“乐山市残疾人艺术人才培训基地”建设,学生舞蹈、绘画作品多次在全国、省、市残疾人文艺汇演和美术作品大赛中获奖,学生参加全国、省特奥会、省残运会比赛获得多枚奖牌。
3、乐山蒲公英儿童关爱中心
乐山蒲公英儿童关爱中心根据孩子的学习能力、兴趣和需要,把感觉统合训练、结构化教学和应用行为分析学(ABA)等理论、实践操作与环境布置、教学活动安排有机结合起来,安排作业治疗(OT)、游戏治疗、音乐治疗、语言训练、感觉统合训练、认知能力训练、多媒体辅助教学等教学形式,使孩子在粗大运动、精细运动、感知、认识、生活自理、社会交往、模仿、手眼协调、情感发育等方面得到全面提高。
4、乐山向日葵儿童关爱中心
乐山向日葵儿童关爱中心是成都向日葵儿童关爱中心2017年7月在乐山成立的,成都向日葵于2015年7月在成都市民政局正式注册为民办非盈利性质机构。2016年10月在成都慈善总会下成立向日葵儿童关爱中心公益基金。
乐山向日葵儿童关爱中心致力于为0—10岁脑损伤儿童、自闭症儿童及其家庭提供干预训练与咨询服务。该中心现在拥有以10名老师为核心的骨干团队,其中包括多名幼儿教育专业的老师,高级育儿师,青少年心灵成长辅导师,国家高级自闭症疗愈师,国家高级感觉统合训练师。
5、乐山自闭症关爱协会
乐山市自闭症患儿关爱协会现在发展爱心会员106个,定期为自闭症患儿及家庭开展心理疏导、排忧解难等服务活动。
乐山自闭症关爱协会加大救助力度。协调乐山市慈善总会从2019年开始,每年定期组织开展救助困难家庭自闭症患儿专项行动,今年已为乐山市38名贫困家庭的自闭症患儿发放救助金20万元。
乐山自闭症关爱协会汇聚社会合力。组织力量对乐山市登记在册的103名自闭症儿童病症状况、康复训练及家庭情况进行全面评估,引导发动乐山市保险行业协会、乐山聚成乐善助学服务协会等35家社会组对自闭症患儿家庭开展“一对一”救助帮扶。
乐山自闭症关爱协会构建康复体系。依托社区启动自闭症患儿的早期筛查诊断机制建设,筹措资金60万元支持乐山本土科学化、专业化的自闭症儿童康复训练机构建设,减轻患儿家庭赴外地治理康复的经济负担。
图中小朋友为志愿者
1. 不要发出无效指令,发出的指令就一定要完成
所谓的无效指令就是指孩子不会去执行,或者无法执行的指令,这样的指令就一定不要发出。在我们现实生活里面,家长经常会对孩子发出很多指令,但很多指令往往都是无效指令,这样会让孩子觉得你的指令可有可无。
训练中,指令一旦发出,就一定要想方设法完成。
2. 指令一定要简单明了
很多家长对孩子发出指令的时候,常常会啰里啰嗦,比如说,快吃饭了,再不吃饭饭就凉了,就不给吃了,等等。掺杂了很多话在里面,在听从指令训练里,一定要让指令清楚、简单、明了,不要夹杂一大堆话在里面。
对于语言理解能力有障碍的孩子,可以通过肢体语言,或者示范动作来发出指令。
3. 指令训练要从最简单容易的指令开始,不要急于求成
指令训练一定要从最简单容易指令开始,要循序渐进。每一个指令要建立在一步一步的基础之上,指令的难度要逐渐加强。
4. 孩子在完成指令后,要以最快的速度给予他奖励
孩子完成指令后,一定要马上进行奖励。可以是语言的鼓励,也可以是食物或玩具。这个奖励一定要尽快给,只要完成了,就马上给,奖励得越及时,效果就会越好。
在孩子完成这个指令之前,尽量不要先许诺说,如果完成这个指令,就可以得到什么奖励。因为这种方式,有贿赂的嫌疑,在完成之后,给予孩子的奖励,这是属于奖励,但在之前承诺,如果做了就怎么样,这就属于贿赂了。
如果这样的情况多了,就会使孩子听从指令的训练改变方向,可能每一个指令都要和父母或训练师讲条件。
5. 指令的训练要有足够的频率
不管指令的大小,每天的指令训练应该要不少于50次,指令的训练是要让孩子养成听从指令的习惯,形成听从指令的条件反射,才能有意义。
图中小朋友为志愿者
6. 要持之以恒,要坚持训练
因为听从指令训练,只做一天两天,意义并不大,效果也不太好,要想真正有作用,听从指令的训练要持续至少在一年以上,而且在这个期间,一定要每天坚持。
听从指令是孩子进入社会开始社交的基础,高强度地听从指令训练如果能持续一年以上,对孩子的改变会非常大。如果形成了听从指令的习惯,对于孩子上学和正常社交,都会有很重大的意义。有了听从指令这个的基础,在这个基础之上,就可以很容易让孩子们接受社交技巧的学习,从而掌握更多的社交技能,改变孩子们的社交障碍。
如果家长有更多关于自闭症的问题,可以点击下方的【在线咨询】,咨询我们的老师,他们会为你一一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