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如果孩子的保险是城镇居民医疗还是商业保险,如果住院城镇居民医疗是可以报销的,报销比例需要看你就诊的医院级别,商业保险需要具体咨询保险公司,一般是可以报销的。生长激素缺乏,在积极治疗原发病的同时,给予生长激素替代治疗,孩子发现、治疗及时,对他生长发育影响较小。
那注射生长激素后需要注意什么,做好这七点:
1.注射后的一个月是我们安全的监控期,观察孩子是否出现眼脸肿、腿肿等症状。
2.注射以后局部会出现疼痛,会有一些轻微的过敏反应, 但般两到三周就逐渐自行消退了。
3. 3个月要进行第一-次正式的复诊,看孩子身高长了多少,体重长了多少。监测体重是因为打了生长激素后,孩子的胃口会特别好,有的孩子会明显地发胖。监测体重的目的是要根据体重调整生长激素的剂量。
4.研究发现,生长激素缺乏性矮小症的孩子,在用生长激素进行治疗的过程中,有25% - 30%会出现以总T4和游离T4 (T4为甲状腺激素的生物活性部分,能直接反映甲状腺功能状态)降低为表现的甲状腺功能减退。这就需要适当地补充甲状腺激素。当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会这样,所以需要定期地复诊。
5.在治疗的过程中,父母需要拿个本子记录孩子打针的情况,别漏打,剂量不要多也不要少。父母也可以鼓励孩子自己记录,帮助孩子克服这种恐惧心理,对孩子的健康成长也是有帮助的。
6.5岁以上的孩子,能自己打针的,一定要自己打针。 自己打针的孩子,适应性往往特别好。如果是父母打的话,当父亲出差了,或者是晚上有应酬,那么孩子那天可能就没办法打针了。
我在研究中还发现,自己打针的孩子,几次以后,他对于打针这件事情的恐惧心理就会减弱很多,而长期打针对孩子的心理上的负面影响也会小很多。
7.父母要对孩子进行身高的监测,每隔1个月、3个月,都要监测身高,记录数据。适度地监测身高、体重的情况,作为下一一次复诊时医生了解孩子生长情况、进行剂量调整的依据。
总结
一定要记住, 孩子长个儿,最主要的是调整好生活习惯、饮食习惯,不能把一切都托付给医疗手段。如果饮食不跟上,不好好吃饭,不加强营养,注射生长激素的效果也会差些。 另外,如果运动不跟上,也会影响到生长激素的疗效。
所以,父母帮助孩子记录饮食运动的情况,对于促进孩子的生长发育是有效的。在育儿过程中,有一个理论叫行为干预, 而帮助孩子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运动习惯,实际上就是一种行为干预的过程。 每天记录,就是在不断地帮助孩子强化这方面的意识,自然很容易帮助孩子建立持久且健康的生活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