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骺与人体形态成熟、功能健全密切相关。从骨骺的发育状态可以看出全身的生长。在骨龄检测中,腕骨骺的闭合程度往往是先衡量的。腕骨骺闭合代表全身骨骺闭合吗?孩子的身高增长还有希望吗?带着这些问题,和童童一起发现骨骺的秘密吧!
骨骺是骨两端软骨发育过程中常见的骨化点。骨骺大部分骨化后,会在骨干附近留下一层软骨板——骨骺软骨。软骨中的软骨细胞不断增殖、骨化,促进长骨生长,最终作用于儿童身高。骨骺骨化后,骨骺软骨逐渐消失,骨骺线趋于闭合,骨骼生长停止,儿童身高基本定型。
1.骨骺首次形成,软骨增生骨化
骨化中心出现在长骨中的软骨组织中。所谓的骨化中心是骨骺中第一个骨化区域。骨化中心的持续骨化促进了骨骺的形成。之后,骨骺会长期活跃,帮助软骨细胞分裂增殖,继续扩大骨化区域,使骨骼生长。
2.骨骺终板形成,骨性逐渐结合
骨化到一定程度时,骨骺端软骨组织骨化缓慢停止,形成薄层骨组织骨骺终板,逐渐变薄变平,最终退化。早期钙化带的边线变得模糊,骨小梁通过骨骺和干骺端,使两者相连,即形成骨结合。
3.骨骺发育终止,身高生长停滞
当早期钙化带残留或完全消失时,骨骺完全闭合,通常从上肢腕骨开始,到下肢膝关节结束。骨骺闭合后,骨骼的自然生长基本结束。此时,人体身高通常不再增加。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上肢骨骺先闭合,下肢后闭合;男生骨骺闭合比女生晚。不同国家对骨龄有不同的判断:在韩国,骨龄一般是根据腿部和膝盖骨的骨骺来判断的。在中国,骨龄的计算一般是指左手,按照耻骨、掌骨和桡骨的顺序进行。
如果你想准确了解孩子的骨骺闭合,你可以去医院拍摄骨龄片,通过观察手腕骨的骨化程度来判断骨骺闭合,看看未来是否有长高的空间。如果在测试中发现腕骨骺闭合,但儿童仍有较高的生长需求,父母不用担心,可以做一个测试来确认最终情况。
随着年龄的增长,15-20岁在17-21岁左右,骨骺会完全闭合。在此之前,它将面临骨骺半闭合的状态。此时,骨骺部分软骨已骨化,但尚未完全骨化。软骨细胞的分裂和增殖速度正在减慢,就像进入休眠期一样,人体的身高生长也没有发生变化。如果你想在这个阶段长高,有什么好办法?童童建议从运动方面取得突破。
坚持适量运动
伸展运动:如引体向上、广播体操、儿童瑜伽等。伸展运动能有效刺激骨骺软骨细胞的分裂和增殖,在一定程度上延伸脊柱骨和四肢骨;同时,还能促进骨间隙和骨组织的伸展,对儿童身高的增长起到积极作用。
弹跳运动:如跳绳、跳远、篮球等。在跳跃过程中,跳跃和着陆会对下肢骨骼产生一定的影响,有利于刺激骨细胞分化,促进骨细胞代谢;同时,长期坚持弹跳也可以锻炼骨骼中的软组织张力,增强肌肉和韧带弹性,降低拉伤的风险。
全身性运动:如跑步、游泳、滑冰等。全身运动充分驱动全身肌肉和骨骼,不仅锻炼身体各个部位,还消耗大量能量,刺激身体新陈代谢加速,有助于加速身体的生长发育。
虽然运动很好,但科学的数量更重要。过度运动会使儿童感到疲劳,甚至损伤肌肉,但不利于儿童的生长发育。儿童建议儿童每次锻炼的时间应控制在30-60分钟左右。运动前热身,运动后注意及时休息。所以在孩子的骨骺线尚未完全闭合前,抓住宝贵的时间,通过身高管理或药物进行干预,给长高创造更多的空间。
如果家长有更多关于矮小症的问题,可以点击下方的【在线咨询】,咨询我们的老师,他们会为你一一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