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动症是一种常见于儿童期的神经发育障碍疾病。表现为眨眼、翻白眼、清嗓、咳嗽、咬嘴唇、努鼻子等,严重时会有抖手、踢腿、收腹、发出怪声等。大约1.4%的儿童会患此病,且以男孩多见。
抽动症不仅见于普通儿童,也会与多动症、孤独症、学习障碍等以共患病的形式出现,甚至有些“学霸”儿童也会出现抽动症。此外,持续的抽动症也可演化为慢性抽动症或强迫症,且病程相当顽固,难以治疗。
图片来源摄图网400134364
从多个角度分析,造成抽动症的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 生物学因素:
遗传因素:抽动症在某种程度上与遗传有关,家族中存在患有抽动症的成员会增加个体患病风险。
大脑结构和功能异常:抽动症可能与大脑发育中的结构和功能异常有关,包括基底神经节、纹状体和大脑皮层等区域。
2. 神经化学因素:
多巴胺不平衡:抽动症与多巴胺神经传导相关,多巴胺在抑制运动控制中起重要作用。神经递质多巴胺的不平衡可能与抽动症的发生有关。
3. 环境和生活事件因素:
孕期暴露于环境毒素:母亲在孕期接触有害物质、酗酒、吸烟等行为可能会影响胎儿的神经发育,增加抽动症的患病风险。
感染和免疫因素:某些感染、免疫异常或炎症反应可能涉及抽动症的发生。
药物和药物滥用:某些药物和药物滥用可能与抽动症的发生有关。
4. 心理因素:
精神压力和焦虑:长期精神压力和焦虑状态可能使抽动症状加剧或出现。
心理创伤和心理健康问题:心理创伤、人际关系问题等心理健康问题可能影响神经系统功能,从而与抽动症的发生相关。
需要指出的是,抽动症的病因可能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具体原因会因人而异。这些只是一些可能的因素,具体诱因需要根据个体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和诊断。
图片来源摄图网400159953
抽动症主要表现为不自主的、刻板的动作和声音,被称为抽动症状。以下是抽动症孩子常见的症状表现:
1. 运动性抽动症状:
眨眼或瞪视:频繁眨眼或长时间瞪视。
脸部抽动:如面部扭曲、耸肩、皱眉、嘴巴张开、舔嘴唇等。
手臂或肢体动作:如突然伸直手臂、耸肩、挥舞手臂等。
强迫性动作:如频繁整理衣物、摸摸东西等。
2. 声音性抽动症状:
喉咙抽动:不自主地清嗓子、咳嗽、咳痰、嗆嗓等。
喷射音、喉咙喉头的声音:如嗝气、咕噜声等。
语言抽动:出现重复某些词语、重复别人说的话、恶劣语言、脏话等。
图片来源摄图网401193234
3. 其他症状:
注意力不集中:孩子可能难以保持注意力集中或受到抽动症状的干扰。
冲动行为:表现为无法抑制的冲动行为,例如突然做出某个动作或脱口而出某个词语。
需要注意的是,抽动症症状会多次出现、持续存在一段时间,并且通常会有波动性。此外,有些孩子可能还伴有其他相关行为问题,如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或强迫症等。每个孩子的具体症状表现可能不同,因此如果担心孩子患有抽动症,请及时咨询专业医生进行评估和诊断。
以上就是关于抽动症的一些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到一些迷茫的家长。更多关于抽动症的问题,也可以直接点击【咨询预约】,咨询我们的值班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