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孩子的成长和发展,身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父母也非常关注,许多父母希望他们的孩子长得更高。它是高还是矮?事实上,有一个医学定义,如果它很矮,有什么方法可以改善它呢?在什么情况下补充生长激素,今天一次性说清楚。
1.百分位法
所谓百分位法,就是从第一位到第100位,从小到大排队。如果你排队站在前面1.2.3位,也就是小于第三百分位,你很矮。
2.平均加减标准差
如果孩子的身高低于平均值,减少两个标准差,也属于矮,我们应该比较他的年龄和性别的正常值。
3.矮小与偏矮
在这里,我想告诉家长,事实上,真正的矮小症在人群中的比例非常低,约为3%。所谓矮小症,即成年男性身高低于1.61米,女性身高低于1.50米,即矮小症。如果一个男孩的成年身高是1.65米,而一个女孩的身高是1.53米,他很矮。在这种情况下,他应该及时去看医生,医生会做出正确的判断和指导。
不同年龄的指导方法是不同的。如果孩子年龄比较小,可以先进行一些治疗来促进身高发育。一旦效果不好,可能还需要根据不同的原因进行病因检查和不同的治疗。
生长激素于1985年上市,至今已有30多年。是国内外公认的对生长有确切效果的药物,也比较安全。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严重的问题。
当许多人听说激素时,他们的第一反应是他们是否会发胖?我明确告诉你不,除了生长激素外,还有甲状腺素、糖皮质激素、盐皮质激素、胰岛素等皮质激素、胰岛素等。这些人体自身分泌的激素各司其责,以确保正常生长发育和新陈代谢。生长激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软骨的增殖和生长。
虽然生长激素可以促进生长,但我们必须严格严格把握治疗症状,而不是作为美容药物,想吃生长激素,滥用药物会引起一系列相应的副作用。
1.生长激素的最佳使用年龄
矮药物治疗主要是指生长激素,一般来说,根据儿童的诊断,明确是否需要服用生长激素,并不是所有的矮症都可以使用生长激素。其次,如果你能服用生长激素,一般4岁以上的儿童可以使用生长激素,根据情况的需要,有些甚至更小,但不能晚于青春期之前。因为进入青春期后,儿童的生长进入快速生长模式,并倾向于后期生长,此时使用生长激素,感觉有点快,效果不一定很好。
管理身高是非常重要的,孩子刚出生,伴随着生长发育的过程,家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科学干预:
1.定期监控
监测非常重要。建议定期带宝宝进行体检,保留每次体检数据,建立健康档案,每年与正常值进行比较,做到心中有数。如果有身材矮小,应及时就医和评估。
2.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不能挑食,营养均衡是关键。有些家长担心孩子的身高,长期吃补品,其实这是严重的错误,一定要均衡。
3.确保充足的睡眠
因为生长激素的分泌主要是在深度睡眠中,所以保证充足的睡眠质量尤为重要。
4.充分运动
运动还能刺激生长激素的分泌。一般推荐跳跃运动,比如跳绳.摸高.跑步,都是很好的运动方式。如果能配合牵引,比如游泳.吊单杠,效果会更好。
5.心情愉快
因为生长激素是由垂体分泌的,由大脑中枢控制,如果这个人总是很沮丧,心情不好,生长激素的分泌就会减少。
6.防止频繁生病
各种疾病都会影响生长,如反复感冒、腹泻等慢性病,可能会导致儿童缺锌、缺钙,从而影响身高发育。
生长激素也不是对任何矮小都有效,生长激素对治疗垂体性矮小症是有特效的,如果开始治疗时骨骺已经闭合了,再用生长激素治疗基本上就没有什么明显的效果了;家族性矮小,生长激素治疗效果不好。体质性生长发育延缓,父母青春期猛长比较迟,子女也有晚长现象,不需要用生长激素治疗;一些先天性遗传、代谢性疾病或各种生长障碍综合征,这些用生长激素治疗效果未见肯定的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