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医学研究数据,儿童70%的身高取决于先天遗传,30%取决于后天维护。换句话说,如果孩子没有先天性高基因优势,父母应该在剩下的30%以上下功夫。骨骺线的闭合表明生长停止,骨骺线闭合的前兆不容忽视,如生长缓慢。第二性征发育。当肌肉发育时,表明骨骺线即将闭合。
如果你想抓住后天的增长机会,你必须在骨骺线关闭之前。如果骨骺线已经关闭,无论的努力也无济于事。在现实生活中,许多父母错误地估计了孩子的身高停止时间,没有及时补救。那么什么是骨骺线呢?
骨骺线是儿童骨骺和干骺端之间的软骨。随着年龄的增长,骨骺线会逐渐硬化。当骨骺线完全骨化时,骨骺和干骺端会形成紧密的接缝,即骨骺线闭合,即儿童不能再生长发育。
因此,骨骺线闭合已成为父母的头等大事,要想让孩子抓住时间长,就要抓住这一时期。骨骺线闭合前,会有一些明显的特征,只要多注意观察,经常测量孩子的身高,就能发现这些先兆。
1.生长缓慢
当孩子的身高增长缓慢时,要小心,骨骺线可能会关闭。青少年是孩子成长最快的时期,父母和朋友应该更加关注孩子的成长和发展,你可以每月测量身高,如果连续三个月基本上没有改变,那么我们应该注意,骨骺线即将关闭,是时候进行最后的战斗了。
2.发展第二性征
第二性征发育是骨骺线闭合的明显特征之一。儿童性腺激素的分泌会影响生长激素的作用。第二性征发育较早,身高会落在同龄儿童身上。我们必须注意儿童的心理健康,避免吃一些成熟的食物,以免影响儿童的早熟。一旦第二性征发育完成,骨骺线即将闭合,即不可能再长大。
3.肌肉发达
肌肉发育也会影响身高。因为当肌肉发育时,骨骺线离闭合不远。过早从事体力劳动的儿童或体操运动员从小就锻炼身体肌肉,这将影响骨骺线的提前闭合,因此他们将比同龄人矮。
0~3岁:宝宝出生时,身材为统一定制,大约在50cm,1岁前的平均增长速度约为25cm,3岁前保持在10~12cm。
这个阶段的孩子要保证充分的营养摄入以及足够的睡眠,适度运动,在身高上相差并不大。
4~10岁:孩子进入到第二个猛长期,每年平均增高6cm左右。
此时孩子的身高即将出现分水岭,但还处于打基础的阶段,家长在饮食、睡眠、运动上不能懈怠。
不主张超前教育,让孩子熬夜,而是多学习,保证每天的户外运动时间,少吃油炸膨化食品,茁壮成长才是关键。
11~15岁:青春期是孩子身高发育的最后一个猛长期,也是大幅度拉开身高差距的关键期。
这个阶段恰逢“中考”的考验,别只顾孩子的学业而忽略了生长发育,女孩子10~12岁就开始长个了,男孩子会延后两年,平均每年生长速度在7cm左右才算达标。
孩子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适当的运动能够刺激骨骼发育和新陈代谢,让孩子长得更高。
1.球场
篮球场、足球场都可以,来回跑动能够锻炼孩子腿部骨骼的发育,还能培养孩子的一项兴趣爱好。
但是在玩耍时一定要注意减少意外伤害,否则发生骨折等情况,反倒对身高发展不利。
2.游泳馆
游泳能拉伸一个人的脊椎,还能锻炼四肢灵活度,对骨骼增长非常有利。
父母可以带着孩子多去游泳馆游泳,这是一项全身运动,不仅能长高,还有助于帮孩子养成完美的体型。
3.舞蹈班
有助于孩子长高的运动中,不仅有拉伸项目,也要注重对孩子柔韧性的训练。上舞蹈班或者在家里做瑜伽,也能促进孩子的骨骼增长,不妨给孩子选选这样的兴趣班。
在儿童的成长和发展过程中,我们必须确保足够的睡眠,因为生长和发展基本上是在睡眠期间完成的。还需要注意饮食,补充足够的蛋白质和各种维生素和矿物质,不能厌食挑食,多样化的食物,以便为身体的生长提供足够的原材料。此外,户外运动也不能少,选择更多的篮球、羽毛球等伸展运动,有利于生长发育。